“一颗印”民居对用地紧张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启示 ——紧凑与精致的设计策略 二维码
577
随着昆明城市化发展,人口越来越密集,中小学急需增加学位供给。笔者通过昆明市中华小学西山学校的设计实践,探索用云南本土“一颗印“民居的节地模式和审美逻辑解决用地紧张情况下中小学校园的总体布局和风格构建。尝试用现代的建筑语言继承和诠释传统建造文化的智慧。 作者:王珂 丁娟 1、研究背景 当下,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处于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中小学普遍面临着校园用地紧张的情况。加之适龄学生入学规模不断增长,以及现行规范在噪音控制、日照标准以及建设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学校用地紧张的情况愈发突出。城市中小学普遍呈现出校园空间层次缺乏、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缺失或品质较低等状况。 目前,国内个别城市,诸如深圳,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尝试采用高容积率的策略。这里的高容积率是指高于规范规定的容积率。主要手段是向垂直和地下方向发展空间。 基于中小学校人员密集的特点和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奔跑能力的考虑,中小学校的教学空间所在层数是受规范严格控制的。处于安全的考虑,我们不准备采用增加层数的方式。 我们需要另寻出路,在规划条件的框架内寻找“紧凑”的思路和模式,进行总体布局和空间建构。同时,设计要符合中小学生这一特殊使用群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空间诉求。 2、“一颗印”式建筑形制的特点 2.1紧凑、灵活的方形平面 “一颗印”是云南滇中地区的民居形式,因住宅地盘和外观方整,形似一颗印章而得名。据有关学者的的考据,“一颗印”民居是彝族土掌房糅合了汉式建筑的木构技术和合院空间而成的,其演化过程中保留了彝族建筑方形平面、小尺度内院的特征。 彝族土掌房多分布在缓坡地带,为适应山地地形,减少基底平整及土方开挖量,以便充分利用坡地中面积不大的局部平缓地面,逐渐探索形成了紧凑的方形平面。方正的基底,占地面积小,既节约土地,又适应云南的山地地形,于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 方形平面可看作是条形平面的折叠和内聚,去掉了“长”的维度,呈现点状元素的特征,无论放在用地中的什么位置都能自恰。图2.1.1所示为昆明官渡古镇,由若干“一颗印”民居建筑组合而成,点状的方形平面对基底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其元素与背景的相互关系犹如俄罗斯方块游戏。 图2.1.1 官渡古镇航拍图(图片来源:网络) 2.2玲珑优美的建筑空间 “一颗印”的内院尺度狭小,在具有同等使用房间面积的情况下,“一颗印”属于小合院形制。虽然建筑规模小,外墙封闭、厚重,但门头和内部装饰非常精致。规整的平面、体型和精致的入口及内部空间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既简洁又丰富的感受。 “一颗印”民居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礼乐精神”。“礼”强调的是秩序和等级,展现出严肃、方正和井井有条的布局形式;“乐”则是以艺术的形式调和等级类别间的关系,抒发人们内心追求美好的情感,表现在建筑立面的精致玲珑上。 3、昆明市中华小学西山学校的设计实践 3.1 总平面设计策略—“收紧建筑、释放环境” 昆明市中华小学西山学校位于西山区前旺路中段。北面为前旺路;西面为七层的昆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面为未名城小区二期高层住宅和一所三层幼儿园;东面为未名城小区二期高层住宅。 该校规模为24个教学班,每班45名学生,共1080人。主要建设内容为综合教学楼、室外运动场及相关设备用房。 根据《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十一条规定,见表2-4。 表2-4中小学、幼儿园设置标准表
从上表可看出:小学生均用地面积下限为 12.7㎡/人,则该项目至少需要的用地面积为:12.7㎡/ 人*1080=13716m2,本项目实际用地面积为13137.81m2,尚未达到基本合格标准。 图3.1.1为建设单位提供的原规划总平面,从该图可以看出:由于用地的局促,教学楼之间以及教学楼与东面运动场之间的间距未满足25米的防噪间距①;教学楼南面是一栋34层的住宅,教学楼处于该住宅的阴影之中,日照未满足《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十五条(五)“中小学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二小时”的规定。 图3.1.1原规划总平面 我院设计团队在研究了基地周围的环境和甲方提供的规划条件和设计诉求后,决定采取“收紧建筑、释放环境”的策略,在满足规范规定的日照、防噪指标的同时,塑造紧凑且符合中小学行为模式的校园建筑空间以促进师生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启发锻炼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设计做了如下调整:把教学综合楼从东面调整到西面,避开南面34层住宅楼的阴影,把它置于三层幼儿园的北面;借鉴“一颗印”的平面紧模式,把原来略长的三层“E”字型的平面压缩成五层“口”字型平面,内院尺度刚好满足教学楼间25米的防噪间距。这样南面的空间就被释放出来,既满足了日照、防噪间距,又可布置学校的次入口和机动车出入口及绿化空间。 原设计中教学楼、运动场和道路相互交织,功能分区和流线有诸多交叉。把教学楼平面调整成紧凑模式后,基地的空间变得从容许多,教学楼、运动场和道路的分区明确,流线通达但不交叉,很好地满足了学校动静分区的要求。调整后的总平面如图3.1.2所示。 图3.1.2调整后规划总平面 图3.1.3 鸟瞰图 3.2 单体平面设计策略——多层级的课外活动空间 中国台湾地区著名教育专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专家洪兰说:“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是运动、游戏和阅读。” 运动能使海马回增大,神经细胞的树状突和突触增加;游戏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完成个体社会化。 所以在教学楼的设计中,除了满足各类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的空间安排,课间活动的空间同样不可忽略。 笔者通过对小学老师的访谈,了解到学生非常喜欢课间休息的时间,这是给他们大脑放松和情绪转化的黄金时间。但三、四层楼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来不及到楼下的操场去,他们大多聚集在教室本层的的走廊内。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间有不同的活动特点。 低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才入学,在陌生的环境中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偏向找同性伙伴玩。他们喜欢开阔的空间,以嬉笑玩闹的动态活动为主。 中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行为表现上既有静态的聊天、独处活动,又有一些动态的原地活动。 高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追求个性并拥有自己的私人领域,喜欢与朋友之间交谈,以静态活动居多。 针对上述情况,本设计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多以游戏为主,通常需要开阔的环境,所以低年级教室通常布置在低楼层,与庭院的联系紧密;随着楼层的增高,在高楼层设置一定的活动场所,提高学生到达交往空间的可达性。本设计加宽了走廊的有效宽度,并在局部放大,满足楼层高的学生不下楼就可以活动的需求。如图3.2.1、3.2.2、3.2.3所示。 图3.2.1 教学楼走廊与局部放大活动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2.2 底层架空及活动空间(图片来源:张君玉摄) 图3.2.3 楼层活动空间(图片来源:张君玉摄) 3.3 建筑风格——礼乐精神的现代诠释 近年来,国学教育在小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国学,是构筑一个国家精神底色的根本,对塑造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立于天地间的艺术品,也应当承担起传递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作用。 关于继承传统的方式,由于现代建筑的尺度和功能跟农业社会的建筑有了巨大的差别。我们不准备采用完全照搬或片段式截取传统建筑特征部位的方式,而是希望能提炼出传统文化中更本质的底层逻辑和积极的精神,让历史的智慧穿越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信心和指引。 本设计借鉴“一颗印”民居对儒家“礼乐精神”的演绎方式(详见前述)。尝试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诠释“礼乐精神”的内涵。 撇开封建时代的背景,“礼”所表达的是秩序,是尊重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乐”指的用愉悦的方式调和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礼乐教化的现代诠释就是:既要遵守外部规则,同时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本项目周边的建筑,不管是办公楼还是住宅,都是差异化不大的方格网状立面。而学校建筑因功能使用,其基本立面也还是规律排列的窗洞,凸出的构造柱、窗台板,强调纵横向的“田”字格线条。 我们属于这个环境,遵守着这个环境的场所特征。 但我们又不想被环境所淹没,如何在同质化环境中界定自我? 于是,我们引入了第二层表皮,在基本立面上叠加了白色曲面大板,对基本立面进行了包裹和分割,在常规中进行了自由线条的运行。在各个维度把项目从背景中分别出来。我们在规则之中,但又有自由分割和运行的空间。如图3.3.1所示。 图3.3.1 教学楼立面(图片来源:王珂、张君玉摄) 最后,是学校的大门,这是学校精神最集中的体现。相比于人们常用“花朵系列”来形容少年儿童,我们更倾向于用“天空”或“飞鸟”系列。天空或飞鸟象征了更为广博、辽阔和自由的精神。本次大门设计的灵感来自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用非常大的尺度——几千里来描述一只由大鱼变成的大鸟,给了我们中国人一个极其大胆的心理空间。我们的民族心理欣赏大尺度的东西,讲究气度和当担,有了这种神游几万里的胆魂打底子,才有此后千年文脉不断、疆域拓展的大国文化。用“大鹏展翅”的形象作为学校大门,一方面是设计人员对该校学生的一个美好祝福;另一方面,也是对该项目用地狭小的幽默补偿。 图3.3.2 学校大门(图片来源:王珂、张君玉摄) 参考文献 [1]刘致平,云南一颗印,华中建筑,1996.3 [2]李荣,传统民居的建造启示,东南大学建筑系博士论文,2003.6 [3]刘晶晶,云南“一颗印“民居的演变与发展, 注.本文发表于《云南建筑》2020年05期 编辑制作: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信息中心 声明: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s://yncityplan.com/h-nd-771.html
|